hero.jpg

外国语学院2026年推免生预报名活动公告

2025-08-04 06:35:30

 一、学院概况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源于建校伊始的基础教学部,1985年成立外语系,同年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2006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6年通过一级学科博士点专项评估。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含英日德三个方向)。目前, 我校外语学科已成为本硕博齐全、特色明晰、规模适度、注重质量、在国内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外语人才培养单位。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173所参评高校中位列前22-32%B档)。在首轮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校“翻译”学科在200所参评高校中位列前22%-32%B档)。

我校外语学科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宗旨,秉承“做好支撑、做强学科、提升影响、和谐进取”的工作主旨,以一流的本科和研究生外语教学服务于全校各学科,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优质外语资源支撑;同时,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不断构建我校外语专业品牌,最终达到在国内外语学科中具有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地位和发展相适应的声誉和影响力。

学术实力:本学科现有博导9人,教授18人,副教授44人,研究生导师39人。学院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学缘分布良好,教学经验丰富。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各类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师德先锋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4人。此外,我校外语学科先后聘请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参与我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我校外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目前共有四个主干学科方向:1)以类脑科学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为特色的语言科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2)以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言逻辑、形式语言学为特色的理论语言学研究;3)以戏剧研究、世界文学与文化和区域国别研究为特色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4)以典籍翻译和语料库跨学科研究为特色的翻译学研究。

翻译硕士培养覆盖英、日、德三个语种,口译、笔译两个方向,坚持科技特色,大力培养掌握现代翻译技术和工具、适应材料、冶金和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和从事中外企事业单位国际传播,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高层次口笔译人才。

学科平台:我校外语学科依托当代语言科学研究中心、世界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和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在学科发展上突出理工科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特色意识:1)在学科发展上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发展语言科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提升类脑科学与认知语言学前沿科学团队,培养战略型语言科技专家,形成我校新的特色型外语学科增长点。2)加强外国文学文化和理论语言学研究团队的现有优势,发展中外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戏剧研究和跨学科社会文化研究,理论语言学方向以功能语言学研究为特色,夯实科研实力。3)在翻译研究方向,立足本校多学科背景,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跨学科翻译研究和行业翻译实践研究。

2020年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语言认知与智能发展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依托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和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开展国别区域研究。

科研水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自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努力进取。近五年,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6项,校级和其他纵向项目55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16项,所有项目到账科研经费达770余万元。学院教师共出版专著、编著及学术译著80部,教材40余部,发表国内外重要期刊论文270余篇。

人才培养:过去五年共授予硕士学位人数381人,博士学位人数19人。所有博士论文均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学位中心匿名评审,1人获评北京科技大学学术十佳之星,5人获评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人获评北京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近五年,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87人次,博士生国际交流率保持100%,硕士生国际交流率稳步提升;博士生在校期间共发表论文52篇,硕士生59篇。

国际交流:持续推进学生出国出境交流比例,语言科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理论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等方向均瞄准国际前沿,组织大量人文学术讲学,营造北科人文学术氛围,推进北科国际化人才培养。

五年来,学院先后举办了11次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包括第三届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研讨会、“文学奖与经典化:当代外国文学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重温人文主义、人文学科与大学教育”学术论坛、“具身语言——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国际会议”、“语言科学前沿暨具身语言学国际高峰论坛”、 “第二届全国学科英语研究学术研讨会”、“后疫情时代国家语言服务与跨学科口译论坛”等;学院依托莎士比亚400年全球文化事件,举办了“莎士比亚学术周”、“英国戏剧学术周”等系列活动,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创建了“世界人文之路——鼎新北科外语学科名师讲坛” 学术活动品牌,邀请了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加拿大女皇大学、德国梅茵茨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的学者和专家270余人次来院进行学术讲座或短期讲学,拓宽了师生的国际学术视野,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

学院与十多所境外名校长期开展科研合作,并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日本法政大学、广岛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学生交流、联合培养项目。2014年以来,学院不仅派出有经验的老师担任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及教师,而且每年推荐在校研究生担任孔子学院志愿者,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近五年,近70名硕士生赴国外交流,21名博士生赴境外短期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实践与就业: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优质外语服务,并在服务中培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译出版社、译国译民等25个单位建立专业实践基地。研究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去向良好,签约单位主要集中分布在国有企业、高等教育单位、优质外企等。博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均为高等教育单位。在最新开展的研究生就业满意度调查中,学院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总体满意程度稳居全校前列。

 

   二、研究生奖助体系

国家奖学金:2万元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国家助学金:0.6万元/·年,在研究生学制年限内每学年的国家助学金覆盖率100%

研究生助教、助管和助研“三助”津贴,资助标准为3000/·年,覆盖率100%

除上述基本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立了各种社会捐资奖学金。

 

三、推免生预报名工作安排

(一)    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竭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有望获得2026年推荐免试资格,硕士推免生入学前应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3. 对拟申报的学科(专业)具有浓厚兴趣,具备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二)    2026年接收推免生专业

                

 注:专业招生情况以9月份发布202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三)    申请流程

1.   报名时间:202584-814日。

2. 报名方式:凡有意向申请者,包括本校生源在内,均须通过我校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申请报名,申请者可点击以下链接进入报名系统:http://yjsy.ustb.edu.cn/ksxt/logon,招生项目选择“2026年推免生预报名”,进行账号注册,并在学院公布的期限内报名。

3.材料准备与提交

①身份证及学生证;

②所在学院或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的本科1-6学期成绩单1份,成绩排名1份(如第6学期成绩尚未公布,可先提交1-5学期成绩单及成绩排名);

③体现英语水平的证明材料(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雅思成绩,TOEFL成绩, GRE/GMAT成绩等)

④其他证明材料,包括论文或专利等学术成果,各类竞赛获奖、荣誉称号等证书,及其他可体现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材料(如无可不提交)。

请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报名,并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以上所有材料,过期不再接受申请。

(四)材料审核

学院将在814日报名截止后统一审核并合理安排复试流程,申请人届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审核结果,审核通过即获得预复试资格。

如材料审核通过,考生应及时在系统内确认参加面试,并缴纳100元复试费;如审核状态为驳回修改,请按照系统提示修改相关信息和材料重新提交,并在816日之前重新上传,逾期视为自愿放弃。

确认参加复试及缴费的截止时间为81824:00之前,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并确认参加复试的,视为自愿放弃。确认参加复试并缴费后,如因个人原因未参加复试,所缴复试费不予退还。

四、预复试安排

学院拟于8月底开展预复试,预复试拟通过腾讯会议在线面试,具体时间和会议信息将提前1-2日短信通知相关考生。请各位考生在报名时务必填写正确的手机号码,如因号码有误或者未在规定时间在线导致没有按时参加面试的,视为自动放弃预复试资格。

考核内容:考核满分为250分,150分为合格,其中:外语水平满分50分,合格分为30分;专业水平满分100分,合格分为60分;综合素质满分100分,合格分为60分。专业水平考核、或综合素质考核、或外语水平考核、或复试总成绩低于满分的60%,视为复试不合格。不考核二外。

面试结果(合格或不合格)考生可通过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查看。

五、其他注意事项

请考生在报名时注意以下事项:

(一)同一语言种类下,每人在系统中只能申请一个专业的一个方向,不要在多个专业或同一专业的多个方向重复报名。如可接受多方向录取,例如可接受翻译(英语笔译)方向,也可接受翻译(英语口译)方向,或者既可以接受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也可以接受翻译专业,可在面试开始之前跟面试老师说明,系统中还请只选择最想被录取的专业及方向报名。

(二) 如果存在跨语种报名情况,例如既可以攻读翻译(英语),也可以攻读翻译(日语),请同时报名两个语种专业并须参加两个方向的面试。

(三) 我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目前只有英语语种,没有日、德、法等其它语言种类。

预复试合格的考生,务必按照教育部及学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网上完成接收并确认学院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等环节。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我院将根据考生报名情况和招生计划,优先录取预复试合格考生,然后再按照推免工作流程对其他未参加过预面试的考生分批择优组织面试和进行录取,额满为止,具体录取流程请以学院9月发布2026年推免生复试工作方案为准。

六、联系方式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联系电话:010-62332456(樊老师)

学院招生咨询邮箱:sfsyanzhao@ustb.edu.cn

学院网站:http://sfs.ustb.edu.cn/cn/index.html

研招咨询QQ群名称:北科外语2026研招推免咨询群  

QQ群号:1051300661(进群申请请注明姓名+本科院校+专业)

七、监督投诉

学院党委办公室: 010-62334744(王老师),sic@ustb.edu.cn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20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