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jpg

外院·文理融合‘人文思政阅读坊’”系列讲座第四讲 “彻底改变思维的英文写作课:为中国梦而奋斗的研发创新路径——逆转思维”顺利进行

2020-05-29 16:22:55

2020年5月28日晚19:00,由外国语学院梁晓晖教授主讲的“外院·文理融合‘人文思政阅读坊’”系列讲座第四讲“彻底改变思维的英文写作课:为中国梦而奋斗的研发创新路径——逆转思维”在“2020京师职教公益直播”平台顺利举办,5000余名师生参与。

图片1.png

梁老师以一段短视频为开端,随后以纪伯伦所言“伤口”为切入点,引出写作选题好似“伤口涌出的歌”,并与师生线上讨论。她通过对学生写作片段进行讲评,指出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三个思维困境——缺乏逻辑、表达不清、缺乏创新,并一一给出改善建议。

图片2.png

图片3.png

在分享训练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策略后,梁老师开始对创新路径进行阐释,以生动平实的例子介绍“反义词临时构建法”的概念。她认为在写作中大胆运用“反义词临时构建法”,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表达效果。随后,针对创新方法的局限性,她以学生习作、创新产品、海报和广告创意三方面内容为例,拓展师生的创新视野。

图片4.png

最后,梁老师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话题,强调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话语的传播和中国梦的构筑负有重要历史使命,并提出唐诗宋词实体化、影视产品目标化和联想思维系统化等设计案例,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思路。

图片5.png

整场讲座中,梁老师始终强调不应过分明晰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的界限,外语等文科专业学生更应多了解理工科知识,理工科学生也应注重自身文化方面的修养,这样才能有助于“文理融合”,激发更多样的创新思维。在讲座的尾声,梁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两本著作--Taking Sides和Factfulness,并希望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快速阅读,尽快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此前,“人文思政阅读坊”系列讲座已经在外国语学院顺利举办三场,即“中外经典思维肌理在科学中的应用”、“文学与非文学快速阅读对文理学习的提升”和“跨越文理的论证理据寻找(危难面前我们如何思考)——分类思维”,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本次讲座以英语创新型写作为依托,探讨工作学习中的创新方法。至此,“人文思政阅读坊”系列讲座历时近一年时间圆满收官。

“外院·文理融合‘人文思政阅读坊’”系列讲座是在国家力主打造“新工科”、“新文科”以及贯彻全国思政会议精神、倡导思政教育进课堂的背景下,将文理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的一种创新型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专业特点为依托,为我校广大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交流融合、思想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