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在外院301教室成功举办了以“小语种 大视野”为主题的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本次活动由德语系系主任、党支书李微老师主持,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武冠雄,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娜教授出席并致辞,德语系教师和专业本硕学生广泛参与。
首先,德语系系主任、党支书李微老师宣布论坛正式开始,并简要介绍了出席此次活动的各位嘉宾和与会人员。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武冠雄在致辞中指出,小语种,大视野,不简单;并指出,在这样的学术论坛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学术交流,更要以党建引领学术,提升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推动我们的学术研究走向更高水平、更广阔的视野。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娜教授提到,此次论坛为我们德语系师生之间深化学术交流、增进合作提供了契机。教师与学生,党员与非党员的共同讨论和思维碰撞,必定能为我们德语学科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们在学术研究、教学创新、外宣翻译等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接着李微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
随后,德语系教师党员刘冬瑶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宗旨、主要内容、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刘冬瑶老师指出,本论坛致力于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这一活动不仅有助于德语学科和小语种教育的发展,同时,作为一场结合学术、政治与文化教育的活动,也为党员师生提供了一个提升自己思想政治觉悟与学术水平的机会。
接下来,德语系24级MTI的同学们依次汇报了他们在研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以下按参赛顺序简介每位汇报人的研学成果。
高琳涵同学的报告采用了诺德的“功能+忠诚”理论,并选取《理解当代中国 汉德翻译教程》第五单元作为语料支撑。在此基础上,报告从这三个角度——四字词语、俗语惯语以及新词新语出发,全面探讨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与策略。通过对这些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进行深入剖析,报告旨在揭示如何在保持原文功能性和忠实性的同时,实现译文的流畅与地道,进而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有效传播。
管力璇同学的报告以《理解当代中国·汉德翻译教程》第六单元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准确传达中国法治建设的理念和成就。报告指出,归化策略使译文更易被目标语言读者接受,而异化策略保留源语言文化的独特性。报告分析了典故的翻译策略,包括意译、混合翻译和深度翻译,不仅保留中国文化特色,还使德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典故反映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学习典故翻译对提升中国法治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梁健同学的报告以释意理论为基础,选择《理解当代中国 汉德翻译教程》第四单元中部分官方中德翻译为语料,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释意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以此探讨该理论在政治文本翻译中的指导意义。同时,报告还通过介绍释意理论的形成背景与实践步骤来加深观者对该理论的了解。
刘璇同学的报告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分析了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在政治文本中的对比。首先,报告通过引言和研究理论阐述了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背景与发展,特别强调了生态翻译理论中的“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接着,报告通过具体实例对比了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在这三维转换中的表现。分析表明,机器翻译在处理政治文本时难以捕捉语言的深层意义与文化背景,导致翻译结果有时生硬或失真。相比之下,人工翻译能够更好地传递文化内涵和交际效果,尤其是在涉及中国特色和文化差异时。最终,报告总结认为,尽管机器翻译在速度和成本上具有优势,但人工翻译在精准传达深层文化和语境方面依然不可替代。因此,建议通过人机协作,提升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马琼芳同学的报告探讨了在国家形象塑造中政治话语外宣翻译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形象塑造的现状,并提出了“二元统一”的翻译策略。报告强调,政治话语外宣翻译应以目的语为依归,同时在内容上坚持“以我为准”,以准确传达中国文化和政治内容。通过《理解当代中国汉德翻译教程》的案例分析,报告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一策略,以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促进国际理解和交流。
孙竹君同学的报告以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基础,选择《理解当代中国 汉德翻译教程》第二单元中的一些文本为语料,对中国特色词汇的德译进行分析。在具体的分析实践过程中,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对于译者分析文本功能、确定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标准及策略,提高翻译质量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谭舒婷同学的报告基于接受理论,分析外宣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与策略,选取《理解当代中国-德语演讲教程》部分内容。接受理论强调意义在文本与读者互动中生成,聚焦“期待视野”与“视野交融”两大核心概念。外宣翻译需调整译文以适应目标文化,结合读者习惯弥补文化空白,提升译文的简洁性与可读性。针对成语、谚语等表达,译者需平衡文本功能与读者期待,实现文化视野的融合。
万文婷同学的报告以《理解当代中国演讲教程》第三单元为例,探讨工具型翻译策略在通俗性政治术语翻译中的应用。报告指出,通俗性政治术语在外宣翻译中面临文化内涵和表达效果的挑战。工具型翻译策略将译文作为独立的信息传递工具,从举例中可知,译者借助该策略进行文化替换和功能对等,有效传递了原文要义。可见该策略对操作型文本中通俗性政治术语的外译而言是有效手段,能够调和文化差异,保证沟通;但使用时要注意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汪依萍同学的报告探讨了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时政文本中汉语习语的翻译策略。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如何在翻译时实现原文与译文的语用对等。在翻译策略部分有五种常见策略:直译、意译、加注、省略和增添,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例如,加注法适合历史文化背景较深的习语,省略法用于简化冗余表达,增添法则能更好传达隐含的文化内涵。报告总结认为,习语翻译应灵活应变,创造性地解决语言和文化差异。
肖玉同学的报告以《理解当代中国 汉德翻译教程》第九单元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元系统理论下中国外交话语的翻译。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权力和社会结构的反映。重点分析了在德国思维系统的影响下,译者对“以A为B”结构采取的翻译方法,最终得出结论:政治文本翻译需考虑目标文化中的定位和影响力,结合多元系统理论的思想进行翻译,对未来政治文本翻译的学术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杨逸歌同学的报告以《理解当代中国汉德翻译教程》第十单元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这一章为例,在“政治等效”视角下借助PEIR原则,结合实例对政治隐喻的翻译方法展开了研究。报告通过“政治等效”视角下的复合型翻译理论PEIR,对文本中所涉及到的政治隐喻进行分析,结合章节内容中的具体翻译案例探究该翻译策略的可行性。以更好地对外展示我党有关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理念,传播中国声音。在“政治等效”视角下进一步采取PEIR标准对我们翻译政治隐喻时有所帮助,该标准给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政治隐喻时对应的翻译策略。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选择采取喻体保留、转换、舍弃和增补这四种主要译法。该标准提倡在满足“政治等效”原则的基础之上追求“意象再现”。既能够准确传达政治内涵,又能够减轻接收者认知层面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保留意象的感染力和文化特色,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报告也进一步丰富了该策略下的翻译实践,结合实例验证了该策略对于政治隐喻的翻译具有可行性。
汇报结束后,刘冬瑶老师对同学们的研学成果进行了点评与总结,肯定了大家前期为本次学术论坛汇报做出的努力。接着评委老师们从选题内容、研究深度、视角创新、科学语言和临场表现五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后,刘冬瑶老师宣读了获奖结果:管力璇、梁健获一等奖;杨逸歌、肖玉、谭舒婷、刘璇获二等奖;马琼芳、万文婷、孙竹君、高琳涵、汪依萍获三等奖。
此次论坛活动不仅为德语系的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也为与会人员开拓了视野,促进了学术合作与思想碰撞,进一步彰显了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方面的活力与潜力。
以下为同学们参加本次学术论坛活动及对于交替传译课的感想:
高琳涵:经过为期八周的课堂学习,我不仅广泛接触并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研究了多样化的翻译语料,还熟练掌握了一系列实用的翻译技巧。在课堂上,通过与同学们积极互动,一起探讨了翻译的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让我收获颇丰。此外,我们还参与了专家进课堂活动,从课堂之外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特别是在11月21日的论坛活动中,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向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激发了跨学科的思维碰撞,还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自我展示机会,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个人综合能力与素养。
管力璇: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德语学术论坛活动。能够聆听各位同学的报告以及专家点评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同学们的报告让我对各种翻译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一些翻译理论和视角是我以前从未了解过的。大家的独到见解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次论坛中,我也回顾了自己在交替传译这门课上的学习经历。这门课上我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接触了视译的翻译方式。视译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理解原文,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这对我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此外,我还第一次接触了智库的工作,在课堂上尝试翻译德语新闻。这个过程让我对德语新闻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的翻译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指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让我对什么是好的翻译有了更深的理解。好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准确转换,更是要传达原文的意图和情感,同时还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读者的阅读习惯。
在课上我还两次参加了“专家进课堂”活动,接触到了出版社以及社哲文献翻译的工作流程。而在准备论坛报告的过程中,老师给我的报告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包括内容和格式上的。按建议进行修改能增加我报告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这些经验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次德语学术论坛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也让我对德语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期待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技能,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梁健:本次论坛活动既是对八周交替传译课程的检验,更是一场思想交流的盛宴。有幸参与其中,分享以“释意理论视角下政治文本的翻译策略”为主题的报告,获益匪浅。
在交替传译课堂上,我们在听译、视译实践中锤炼听说读写;在专家引导下,了解行业前景;在相互分享中探讨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可行性。课程的学习不仅让我认识到专业学习的短板,为后续专业能力提升明确方向,还为我提供了广泛涉猎多种翻译理论的平台,为翻译实践和理论学习夯实基础。此外,多领域语料的积累还拓宽了我的政治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收获颇丰。
而在此次论坛活动中,不仅有德语专业的学生,还有非德语专业的同学参与其中。他们从跨学科视角分享了心得体会,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翻译的意义是远超语言本身的。译者的每一个用词,每一处表达,都会因读者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解读,这让我看到了翻译的更多可能性,也坚定了我不断精进自身翻译能力的决心。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严谨的态度,拓展跨学科翻译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刘璇: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我对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在政治文本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报告中详细探讨了生态翻译理论的三维转换方法——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让我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和交流的传递。机器翻译虽然在处理大量文本时具有显著优势,但它在捕捉文化内涵和语境层面的不足,使得许多深刻的政治表达无法得到准确呈现。而人工翻译则能够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调整,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情感。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结合将是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尤其在处理复杂的政治和文化文本时,更需要译者的深度参与和智慧。总的来说,这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我的翻译理论知识,也让我对翻译技术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马琼芳: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首先,交替传译让我认识到了语言的精确性和流畅性对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在实际传译过程中,必须迅速捕捉源语言的信息,并准确无误地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这对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其次,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让我体会到了时间管理和压力控制的重要性。在紧张的传译环境中,保持冷静,合理分配时间,对于保证传译质量至关重要。此外,德汉交替传译课程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了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表达习惯和语言风格,传译时需要灵活处理,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文化差异的尊重。最后,这门课程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和职业素养。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老师的指导,我在传译技巧上有了显著提升,也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语言挑战。
对于“理解当代中国”赛事,我认为它是一项极富价值和意义的活动。首先,这类赛事积极响应了国家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外语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它不仅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而且深入贯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赛事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通过参加该活动我能够更加深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治理模式和理念,同时培养选手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通过这样的赛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展现他们的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
此外,“理解当代中国”赛事也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它鼓励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赛事的举办,不仅提升了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也为国家培养了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国际化人才。
综上所述,我认为“理解当代中国”赛事是一次重要的教育和文化活动,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软实力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参与这样的赛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同时也能够为沟通世界和理解中国搭建桥梁。
孙竹君:通过本次学术论坛,我意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要求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关注语言结构,还要深入理解背景和语境。借助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译者能够更加明确地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并在翻译中做到文化的恰当传递。尤其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赖斯的理论帮助译者更好地平衡语言形式与文化内涵,确保翻译既准确又具有文化适应性。通过此次汇报,我对中德翻译的挑战和技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术方向和目标。这不仅是一次学术提升,也是对跨文化交流理解的进一步深化。
谭舒婷:通过同学们的报告学习到了很多翻译理论,但是也感受到了自己在翻译以及寻找语料方面的不足,自己并不是非常了解德语区的近况,有时候的分析有存在着异想天开的情况,因此自己需要更多地浏览德语区新闻,积累相关知识。
课程上比较挫败的是做听译时,很显然很多时候不太能跟上视频的语速,同时更多地是无法立马反应单词意思,从而错过了很多有用信息。老师给的实际内容是在我的接受范围内,但是可能因为听力水平不行所以表现得不是很好。个人觉得视译比听译要更难,因为处理的句子难度更大,目前自己还无法拿到一篇文章立马做到翻译。
万文婷:参加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后,我深感受益匪浅。它不仅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还为我未来的研究和学习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同学们从生态翻译、文本类型、政治等效等多个角度,分享了他们对中国特色政治外宣翻译的见解和思考。通过各种实例的分析,我意识到了翻译策略选择对翻译质量的重大影响,这对我的学术研究和学习具有深远的启发作用。作为翻译工作者,我们应当更加深入地思考,并灵活应对实际问题。这次活动也加深了我对翻译研究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准确而有效地传播中国的声音变得愈发关键。作为翻译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我们有责任不断探索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促进全球的交流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汪依萍: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这不仅是一次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深刻学习,也是一次提升跨文化理解的宝贵机会。在与大家交流中,我不仅加深了对翻译理论的理解,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每一位报告者都从不同的理论框架出发,探讨了时政翻译中的不同策略,令我深刻意识到翻译并非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文化、历史和语境的交织。我对时政文本翻译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如何影响译文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同时《交替传译》课程也让我认识到交替传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工作。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源语言,快速组织思路,并用流畅的目标语言表达出来。这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语言敏感性和应变能力,也让我意识到不断训练和实践的重要性。
肖玉:参加此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翻译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多样性。通过对《理解当代中国 汉德翻译教程》不同单元的翻译研究,我更加理解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政治、社会背景的深度再现。在活动中,我发现翻译策略不仅受到文本类型的影响,还需考虑目标文化的特点以及翻译的政治功能。尤其是在政治文本的翻译中,如何保持原有的政治效果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此外,随着翻译理论的不断发展,新的理论视角和翻译方法不断涌现。在对中国特色词汇、时政术语以及政治话语的翻译研究中,我们看到翻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织,比如功能主义、政治等效、生态翻译学等理论的应用,这为翻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持。这些理论不仅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翻译中的难题,也促进了翻译学科的深化和发展。
通过这次活动,我进一步认识到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如何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保持其文化独特性和政治敏感性。这种平衡的实现,不仅依赖翻译策略的选择,更需要翻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此次活动让我在翻译研究方面获得了新的启发,也激发了我继续深入探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兴趣,让我受益颇多。
杨逸歌:在政治等效视角的指导下,我对语料中隐喻的翻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政治文本的特殊性及其特点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一理论框架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也有助于更好地传达中国的政治理念和声音,提升翻译文本的准确性和审美价值。此外,我也意识到,译者作为文化交流和政治理念传播的桥梁,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翻译需要不断汲理论之长,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完善。
本次的学术论坛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讨论、学习与分享的平台。通过今天的深入交流,大家打开思维的窗户,拓宽学术的视野,为学术研究、为德语系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