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上午9:50-12:50在外语楼教室301,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韩敏中老师通过带领外国语学院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解读英美著名诗人的短诗,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从诗表提供的语言细节入手来抓住诗的情感逻辑,体味其质感,并提供合情合理的阐释。外国语学院范一亭老师主持讲座,参加的本次讲座的还有外国语学院老师以及英语专业本科的同学。
韩敏中教授为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本科、英美文学研究生,1981年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起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2009年退休。长期从事英美文学教学;主要研究兴趣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以及与人文教育相关的话题。担任《欧洲文学史》19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学主要撰稿人,编写人文基调明确的《北大英语精读》(大一课本),发表英美文学及人文教育与文化性思维方面的论文若干。译著有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克里斯托弗·哈维和科林·马修合著《19世纪英国:危机与变革》;艾琳·肖瓦尔特作品《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等。
韩敏中教授首先指出现在诗歌阅读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过多解释语法含义,二急于“深挖”“思想含义”,导致由一些表面的诗语信息或相互牵制、相互对照、相互重复的文本成分被忽略。文学批评需要感性审美与理性思维并举。一旦缺乏对诗表信息的充分把握,诗歌阐释就可能迅速从语法一端跨越到“理论“一端。韩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丁宏为老师的论文《“明显含义“——两首短诗对文学教师的启示:<孤独的割麦女>与<尤利西斯>》,以及Li Hao(李颢)老师的论文“‘Vigilance’ and the Ethics of Cross-Cultural Reading”。
本次讲座,韩老师主要带领同学们阅读了”Sonnet 71” by William Shakespeare, “Holy Sonnet” by John Donne and “The Rose Family” by Robert Frost。正式开始阅读文本之前,韩老师介绍了Sonnet(中文一般译作十四行诗)的意大利起源及其在英国的发展,意大利十四行诗与英式十四行的押韵模式及行文结构。莎士比亚与邓恩的十四行诗阅读均以分析押韵模式以推断内容结构开始。莎诗阅读着重其辅音延长发音时间所产生的拖沓、沉重与丧钟类似的感觉,前三个诗节在时间与结构上的递进,及词语间关系。邓诗阅读也重点关注了辅音“b”的爆破效果所产生的强悍的节奏感,前三个诗节对主题不同侧面的叙述及其联系,诗中“玄学派”的奇喻。弗诗阅读也从分析整首诗共10行采用的同一韵脚开始,这增强了文章的紧密性,加深了题中“family”的意思;词语时态、重复也为分析文本提供了线索。在强调诗表的韵律节奏的基础上,韩老师带领大家仔细揣摩和细读了三首诗歌的主题和蕴含在其间的微妙的反讽。通过韩老师的带领,同学们领会了从诗表提供的所有细节分析诗歌的方法,忠实于诗歌本身的内在意味,避免根据各种臆测或理论曲解诗意,从而深刻体味到诗歌的情感逻辑。
讲座结束时,范老师对讲座内容做出总结:抓住文本细节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逻辑是英语专业学生不同于普通英语学习者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阅读与训练;并与同学们一起对韩老师表示了感谢。
采写: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