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jpg

“世界人文之路”名师讲坛第179讲:国际人文学科的人类学转向

2019-09-23 14:45:58

 

201952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舒宪教授在外语楼315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国际人文学科的人类学转向”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陈红薇老师做开场介绍,英语系主任范一亭老师做最后总结,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部分本科生,及其他学院的同学积极参与,济济一堂。

1.jpg

 

讲座伊始院长陈红薇教授对叶教授的治学历程和研究著作做了精彩的介绍。叶老师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开创了文学人类学这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曾主编“20世纪国外文艺学丛书”“中国文化的人类学破译丛书”“文学人类学论丛”“神话历史丛书”等,著作有《中国神话哲学》《<诗经>的文化阐释》《〈庄子〉的文化解析》《老子与神话》《熊图腾——中华祖先神话探源》《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文学人类学教程》《千面女神》《耶鲁笔记》《中国古代神秘数字》、《山海经的文化寻踪》等三十余部,著作被翻译为日、韩、英、法等多种语言出版。

2.jpg

 

叶舒宪老师此次讲座由面到点,带领同学们在人类学这一大学科背景下认识文化人类学和文学人类学。首先叶老师简要介绍了人类学的发展脉络。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致力于科学地研究人类、人类行为和人类社会。它于19世纪萌芽,20世纪发展,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社会人类学两大类,前者关注作为灵长动物的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发展,后者关注人类社会的规范与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叶老师重点介绍了文学人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国内学者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提出的文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方法。

 

叶舒宪老师提出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人文学科领域,人类学转向是继语言学转向之后最重要的学术范式变革。文化人类学将引领所有人文学科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雷泽以其比较神话学/宗教学巨著《金枝》开启了文化知识全球化的热潮,扩展了人文学科的研究思路。经过一个世纪的长足发展,在文学人类学领域出现了《枪炮、病菌与钢铁》(生物学博士贾雷德·戴蒙德著),《大历史》(历史学博士大卫·克里斯蒂安著),《人类简史》(历史学博士尤瓦尔·赫拉利著)三部风靡全球的作品。梳理这三本畅销书的学术谱系可以发现,它们都属于打破了学科界限的、跨文化的文化人类学。在国际“大历史”(big history)潮流影响下,国内学者也提出了本土化的“大传统”(big tradition)概念。

3.jpg

 

文学人类学作为中国文学学科与文化人类学交叉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叶舒宪老师的研究聚焦于人类学知识与文学研究的最佳结合点——神话学。1932年,郑振铎先生发表《汤祷篇》,开启了国内文学人类学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学者们开始译介和应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使得文学人类学在国内得到很大发展。1996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成立,文学人类学研究开启了新的阶段。2010年以来国内学者提出了大传统的概念与四重证据法,为多学科知识整合提供了方法论。大小传统论将文字传统视为小传统,无文字的传统视为大传统。大小传统贯穿史前与文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观。在大小传统理论下,将文物与图像构成的大传统编码视作一级编码,将象形字汉字的小传统萌发视作二级编码,早期用汉字书写而成的文本经典则被视作三级编码,古代经典时代之后至今、以及未来无法穷尽的所有文本写作,无非都是再编码,统称N级编码。对于四重证据法,叶老师是这样阐释的:一重证据指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指新出土的文字材料(甲骨文、金文、竹简、石刻等),三重证据指口传与非物质遗产等民间活态文化,四重证据则指文物和图像。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参照、检验,以突破传统国学单纯依赖传世文献的局限,建构出一种多视角的立体性文化文本。

 

提问环节,范一亭老师首先用“气势磅礴、醍醐灌顶”两个词生动地表达了此次讲座带给大家的震撼。之后,来自科学技术史、英语文学等方向的研究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叶舒宪老师也一一作了精彩的解答。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意识到,文学研究的新潮流将不再是拘泥于文学文本的小范围研究,而应是在跨文化、跨学科思路下更广阔的研究,这对同学们下一步的学习、阅读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