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至20日,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哲学讲席教授,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哲学教授保罗·帕顿(Paul Patton)应我外国语学院特邀,进行了文学与哲学:当代研究方法系列讲座。保罗·帕顿教授主要研究德勒兹、德里达、福柯等当代欧洲大陆哲学家以及霍布斯、尼采等欧洲近代哲学家,是欧洲大陆政治哲学和英美的政治哲学进行对话的代表人物。
讲座一: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与尼采的演员问题
2019年9月15日上午9:55,保罗·帕顿(Paul Patton)教授在外语楼315进行了有关“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与尼采的演员问题”专题讲座。讲座在主持人尹晶教授富含激情的介绍下拉开了序幕。
《长日留痕》是诺贝尔奖得主、日裔美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之一。长期以来,评论界纷纷从后现代叙事、阶级意识以及悲剧情感等多维度对其进行阐释,以挖掘小说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蕴。但保罗教授另辟蹊径,借助尼采对“演员角色”的定义,分析了小说中男仆史蒂文斯为践行其“男仆”理想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探索了人与其社会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回应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能动性和责任等重大问题。
首先,保罗教授向在座师生们解释了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关于“演员身份”的论述。在《快乐的科学》(The Gay Science, 1882)一书中,尼采指出,演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会自动进入该角色的认知视野,进而产生一种指向角色而非其本人的生平经历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同感”,而这种虚妄性的“认同感”同样适用于犹太人、妇女以及社会底层阶级。因此,保罗教授认为,《长期留痕》中史蒂文斯对大英帝国的怀旧与眷恋之情与尼采口中演员对其角色的认同具有同构性。史蒂文斯对达灵顿庄园所代表的大英帝国具有的归属感和怀旧情愫实则体现了他在扮演“男仆”这一角色过程中对维系大英帝国意识形态的认同趋向。
借助尼采的“演员认同”理论,保罗教授还进一步解释了史蒂文斯对投怀送抱的肯顿小姐的拒斥。保罗教授指出,正是由于史蒂文斯坚守其“男仆”身份,才导致其对在其休息时尝试与其调情的肯顿小姐颇为不满,因为该举动意味着他脱离了其“男仆”身份对自己的行为约束。
除了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以外,保罗教授还借助“演员角色”理论,阐释史蒂文斯为追求其理想化的男仆角色付出的道德代价,该表征在文本中体现为三方面:一、史蒂文斯对其男仆身份的回应表明了他既怀念英国贵族个性又怀念大英帝国的尊严;二、史蒂文斯消防其父亲表现出的贵族尊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对肯顿小姐的恋情;三、正是史蒂文斯对其男仆身份的理想化追求,使其在生父弥留之际仍选择照顾肯顿小姐,以秉持传统英国男仆面对“尊贵的客人”时所应有的尊严和好热之情。
在讲座过程中,保罗教授结合尼采的“演员身份”理论,从职业角色、社会角色以及理想化角色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了《长日留痕》这部经典之作,其精彩、深入的发言引发了在场师生对文学、哲学以及现代社会中个人定位的深刻思考。在提问环节,英语系外教老师以及院长助理范一亭副教授均对史蒂文斯的身份认同及其对大英帝国衰落的指涉与保罗教授展开了讨论,均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讲座最终在尹晶教授的总结中落下了帷幕。
讲座二:文学与生命:吉尔·德勒兹
2019年9月19日上午9点50分,“文学与哲学:当代研究方法”系列讲座之二:“文学与生命: 吉尔·德勒兹”在外语楼315教室开讲。主讲人保罗·帕顿 (Paul Patton) 教授是德勒兹研究专家,翻译并出版过多部德勒兹研究著作。出席此次讲座的专家学者有:外国语学院院长陈红薇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生安锋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张磊教授,英语系外教老师,尹晶教授,范一亭副教授等。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和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帕顿教授简短介绍了德勒兹及其作品。帕顿教授提到德勒兹是一位非常全面的哲学家,他的论著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电影、绘画、音乐等。帕顿教授还以德勒兹的代表作《千高原》为例,展示了德勒兹重视将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接着,帕顿教授分析了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在自传性随笔《崩溃》中的戏剧性经历及德勒兹的解读。在书中,菲兹杰拉德描述了三种“崩溃”:首先是“来自或仿佛是来自外部的猛烈的、骤然的冲力”;第二种是更为精细,更为柔顺的微小的裂隙;第三种是永远不可回复的“断裂”。德勒兹将其总结为三种“线”:一种是克分子线,二是相对柔软的分子线,第三种是超越各种分界的逃逸线。之后,帕顿教授结合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阐释了德勒兹的核心概念之一:“生命”。根据德勒兹和瓜塔里的定义,生命是一种“非有机的、生发的、强度的生命”。在《我们共同的朋友》一书中,坏人赖德胡差点淹死时表现出的在生与死之间挣扎的那种“内在的生命火花”就是“非个体、非有机的生命”。帕顿教授还提到了德勒兹在分析《白鲸》时阐释的另一核心概念:“生成”。《白鲸》主要讲了埃哈伯船长生成鲸的故事。埃哈伯船长迷恋于鲸身上那种特殊的“生成”力量,为了体会鲸的感受,最终生成了鲸,体会到了不同的自我和身份,因此在外人看来神经错乱,举止疯狂。
最后,帕顿教授解读了德勒兹与瓜塔里的《文学与生命》。其中他提到,德勒兹之所以如此推崇普鲁斯特、D.H.劳伦斯、卡夫卡、麦尔维尔、托马斯·哈代等作家,正是因为他们总在作品中试图描绘各种不同的、“非个体、非有机”的生命展现的可能性。
在提问环节,有听众提问到,德勒兹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有什么贡献?帕顿教授认为他讲座中提到的德勒兹的核心概念如事件、生成、三种线等,都为理论研究贡献了新的概念,为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此次讲座,帕顿教授借助丰富的文学案例,向同学们生动阐释了德勒兹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使同学们对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有了更加感性的了解与认识。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讲座三:哲学与文学/文学中的哲学:库切
9月20日上午,继“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与尼采的演员问题”和“文学与生命:吉尔·德勒兹”两场讲座之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保罗·帕顿教授继续给外国语学院师生及来自其他学校和学院的师生带来了又一场关于“哲学与文学/文学中的哲学”的讲座,给在场师生带来了又一次深刻的头脑风暴。 首先,帕顿教授介绍了库切的创作生涯,并用实际例子说明其作品意在表达哲学思想。事实上,他将文学视为哲学思维的来源和载体。比如,库切的《耻》就体现了德勒兹的生成哲学及其“纯粹的、非个人的和不确定的生命”概念。帕顿教授总结道:“通过生成动物——狗,《耻》的主人公接受了自己和动物一样纯粹的非个人的和不确定的生命。最终,他与自己的死亡和解了,从被讽刺为‘耻辱’的死亡之中得到了救赎。”帕顿教授对《耻》的哲学阐释让全场师生心生顿悟。 接着,帕顿教授用库切的另一部作品《凶年纪事》继续阐释库切文学中的哲思。对此,帕顿教授强调了三点。第一,《凶年纪事》中的两个悖论——它既是虚构小说同时又不是虚构小说,因为作者的真实故事与虚构作者的故事并存。也就是说,《凶年纪事》既是小说也是库切的“观点集”;作品中 “强硬的观点”和“温和的观点”相互转化,就是所谓强即为弱,弱也可为强。第二,《凶年纪事》中关于“观点(opinion)”的阐释体现了尼采关于“观点”的“最终观点”: 一个人要么隐藏自己的观点,要么将自己隐藏在观点之后。第三、《凶年纪事》中的“语言”问题影射了德里达和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哲学观点:“我们使用的一切语言都是他者的语言”。帕顿教授如此透彻的阐释让在场的师生陷入关于“观点和语言”的沉思之中。 最后,帕顿教授用库切最近出版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耶稣的童年》进一步阐释文学中的哲学。帕顿教授提醒在场师生,作品中提出的“我们为什么在这里?”这个问题,触及了哲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存在”之思。里面的“父亲”角色的“先验记忆”暗示着柏拉图的理型世界及其“我们的世界是理型世界的循环,只有灵魂一直活着”这一思想。帕顿教授表示,库切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也体现了柏拉图关于“人类生存”的思考及其对公民福祉的关怀。 帕顿教授对库切作品进行的深刻哲学解读启迪在场师生对文学进行哲学思辨,引导他们重新审视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在场许多师生与帕顿教授就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帕顿教授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并深化了我们关于“哲学与文学/文学中的哲学”的思考。这场头脑风暴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