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jpg

“哲学与文学之思——德勒兹与当代文学批评”学术沙龙

2019-10-30 11:13:25

 

20191025日中午,以尹晶教授为主讲人的“哲学与文学之思——德勒兹与当代文学批评”学术沙龙活动在外语楼305举行。本次讲座为我院世界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小组的活动。

    尹晶老师的主讲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哲学与文学概念,德勒兹哲学中的“生命”概念,“欲望”概念,两种看待生命的方式以及德勒兹(和瓜塔里)的文学批评实践。就哲学与文学的概念,她总结了德勒兹的观点。在德勒兹看来,人类文明分为哲学、科学和艺术(包括文学)。它们的所指意义分别指涉康德的理念(理性reason)、知识(知性understanding)以及感觉(直观intuition)。

        微信图片_20191028082040.jpg

 

尹老师称德勒兹的思想是一个“概念工厂”,而生命是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传统的“生命”概念指有机体具有的个体生命,而德勒兹沿袭柏格森“绵延的具有生命冲动”的生命概念,提出一种“非有机的、非个体的、无器官的强大生命”概念。这种生命是有生发潜能、生成力量和生产差异的前个体的、前意识的、非个人的、潜在的内在性平面。

 

“欲望”也是德勒兹哲思的另一重要概念。德勒兹的“欲望”概念不同于传统哲学思想中强调因“缺乏”而产生的欲望。尹教授解释说,德勒兹的“欲望”概念同“生命”一样是“非个人的、非主体的:先于个人,先于个体,既不“内在于主体,也不趋向客体”,是流的生产,是动态的,积极的,生产性的,创造性的和连接性的。“欲望”在德勒兹这里不是被政治压抑的而是被政治编码的,是集体而非个体进行投注的,其生产的结果是历史和社会现实。

微信图片_20191028082035.jpg

 

尹老师进一步对比“两种看待生命的形式”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德勒兹的哲学思维。传统看待生命的形式建立在超验平面(克分子平面)之上以及二元对立的关系之中。这种生命形式是克分子线/实体,是辖域化的,处于条纹空间,并承载着一种统一的、单一的、固化的大民族身份。而德勒兹所有的哲学概念都指向另一种看待生命的形式:是在内在性平面上的分子线,是非个体非有机的生命。这种生命是解域化的,处于平滑空间,代表流动、多元、不确定的小民族身份。这种生命创造战争机器,开拓对传统生命界限的逃逸线,进行欲望生产,生成女人、儿童、动物,最终生成无器官身体和游牧式主体。

 最后,她用德勒兹(和瓜塔里的)文学评论专著《卡夫卡:走向小民族文学》来具体说明德勒兹(和瓜塔里)的文学批评实践。在座的老师和学生对尹老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赞颂并感谢她将晦涩难懂的德勒兹思想阐述得如此简明易懂,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