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外请专家交流合作项目第二十三次活动于2019年11月21日(周四)下午三点半至五点半开展,主讲人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的Andreas Wistoff博士副教授。他以Der Augenblick der Wahrheit(《真理的时刻》)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课堂。
讲座初始,刘冬瑶老师在108智慧教室向各位同学介绍了Wistoff先生。他现身兼数职,是中国德福考试院的院长,中国德语专业大学辩论赛的发起者和评委主席,北京德国使馆学校专员,中国人民大学德语系副教授。他于1991年在德国波恩大学取得德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1992至2002年任职于波恩大学,2001至2005年任职于北京德国使馆学校,2005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外籍专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书七部,发表论文数十余篇,常在亚欧各国讲学。
围绕着本次讲座主题,Wistoff先生专门选取了两首极具代表性的歌德的诗歌,即Ich denke dein《我在想你》与Erlkoenig《魔王》,并佐以及舒伯特根据这两首诗所创作的叙事曲,旨在探讨音乐和文学在展现艺术主题时的异同和合作。副教授先为我们介绍了十八世纪出现为诗歌谱曲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十八世纪的德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并行,文学家作曲家辈出。随着图书馆一类机构的建立,市民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对文学的接受不由扩大。此外,女性教育以唱歌与弹奏乐器为主,其中又以钢琴最受欢迎。这也为诗谱曲产生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达到了文化普及的效果。
结束了对时代背景的讲解后,Wistoff先生又以生动的例子为我们讲解了由不同语言所可能导致的理解方面的差异,以及东西方人在进行思考与进行表达时可能产生的差异。之后,对于音乐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语言,难以表述的思想以及作为一种符号具有何种力量,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及交流。先生还讲述了音乐的独特语言系统以及语言与音乐的联系。
在对背景知识进行全面且仔细的讲述后,先生为我们朗诵了歌德的诗,播放了舒伯特的曲。他先带领同学们对两首诗歌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使大家对于诗歌的主旨有所掌握,后播放了舒伯特为该诗所创作的曲,让同学们体会文字与音乐结合所带来的别样的艺术体验。期间,大家了解了诗歌分析的侧重点,歌德在创作时的轶事,及其对舒伯特谱曲的有趣态度。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情的提问与先生的详细解答中迎来了尾声。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一方面了解了德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该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文学现象,另一方面也对音乐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与音乐结合所带来的,二者单独一方所无法产生的效果都有了新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先生生动有趣又深入简出的报告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德语系师生就此话题今后进行进一步讨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