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3日下午13点,学院有幸请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冯亚琳教授参加我院世界人文之路鼎新北科系列学术活动暨德语系外请专家合作交流系列的第26场讲座。在全程两个多小时的研讨活动中,冯教授主要针对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于1970年出版的第三篇长篇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恐惧》(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中的语言危机和人的异化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并在内容详实的精彩讲座后,同来自川外、北外、北大、清华、上外、西外、北语、大外、北航等20多所高校的近200位师生学友展开热烈的线上交流。
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冯老师和我院德语系教师代表首先进行了线上座谈,分享了这学期两校的学术和教学活动。12点50分,腾讯会议的等候室中已有来20多所高校的近200位师生排队等候入场。我院德语系讲师刘冬瑶老师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介绍讲座流程。随后,德语系主任王绪梅老师向各位线上师生简要介绍了冯教授。冯亚琳教授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任川外比较文学研究专业博导和川外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编《文学之路》,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项,先后在外国语文学顶级期刊上发布论文90余篇。大家热烈欢迎冯老师的到场。
冯教授的报告以“语言危机与人的异化——析彼得·汉德克的小说《罚点球时守门员的恐惧》”为题。她首先讨论了对于书题《守门员》中“恐惧(Angst)”一词的翻译和理解,将它与“焦虑”区分,并说明它是一种无名的,没有对象的恐惧。然后,冯教授同与会人员分享了她的阅读体验和研究成果。她介绍了主人公布洛赫的经历和他的“语言病”,将他无法正常言语的状态认定为是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异化现象。布洛赫难以进入正常的交际场景,他的“语言病”体现了他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丧失。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冯教授谈到布洛赫个体意识的分裂,认为他制造的谋杀行为正是在这种分裂状态下完成。她用多个例子论证人在社会中找不到生存之地的生存恐惧,而守门员扑点球的被动状态正是其中一个佐证。这种被动的、孤立的生存恐惧导致了布洛赫强烈的、扭曲的自我中心意识。随后,冯教授将话锋转向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1889—1951)提出的语言游戏的说法,认为彼得·汉德克正是运用了“用法即意义”的语言本体论展现他的现实,创造了布洛赫这样被异化的艺术形象。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冯教授带着大家一起进行文本细读,多次引用并讲解原文,抛出了文中关于偶然性、不确定性、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滑动及时间和现象的碎片化的问题。冯教授认为,这本小说打破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即言语中心主义,即在此言语并不能因为身体在场而达到免除交际误会的目的。冯老师还指出,汉德克通过破灭能指的确定性达到了对世界的极端的消解。
在冯教授长达近两小时的、内容扎实且思想深刻的讲座结束后,与会老师和学友们积极上麦,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的文学教研室主任任卫东教授首先对守门员形象与语言交流之间的关系提问。随后我院刘冬瑶老师提问恐惧的主被动性问题,并且提出异化是人对环境的挑战的观点。接着王绪梅老师询问冯教授,小说最后守门员成功扑出点球是否能看作是人成功寻找生存状态的希望。最后,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的马琰老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史良老师分别提出,因为“身体在场而精神不在场”而导致的扑球成功,以及打破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固定关联体现了无政府主义式这两个文本阐释的新角度。冯老师一一耐心而详细地作答。
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和讨论活动中,冯亚琳教授用富含深刻思想的风趣简洁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守门员》中布洛赫的人物形象和他面临的错位语言交际和被动的生存危机。在活动结束时,各校的与会师生纷纷表达了对会议即将结束的意犹未尽,对冯教授报告的感谢和钦佩,也表达了对我院组织一场生动的汉德克报告会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