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jpg

“世界人文之路”名师讲坛第221讲:德语系外请专家交流合作系列之三十讲 Peter Handke – ein Autor zwischen literarischem Experiment und K

2020-09-25 16:24:47

 2020923日下午,我院有幸请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德语系的Christoph Deupmann教授作为主讲人参加我院世界人文之路鼎新北科系列学术活动暨德语系外请专家合作交流系列的第30场讲座。首先,德语系教师代表先和主讲人就疫情期间兄弟院校的线上教学进行了情况交换,后又就六月份我院举办的线上汉德克专题研讨会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本期讲座的主题是“传统与经典之间的彼得·汉德克”,在全程三个小时的讲座中,Deupmann教授系统地分析了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德·汉德克,细致讲解了他所持有的观点以及他在文学界的影响,引发了与会师生学友的讨论及思考。

20200924-刘冬瑶-4.jpg

讲座由我院德语系的刘冬瑶副教授主持,她对本次的主讲人做了简要的介绍。Christoph Deupmann教授在北京理工大学主授德语文学的课程,其主要研究内容为现实主义和现当代文学。他曾于去年来过我院讲座,这次同在北京,但响应防疫要求而采用了线上会议的方式。本次讲座的主题人物是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德·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他被奉为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也是当今德语乃至世界文坛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教授首先以汉德克写于1972年的《我是一个住在象牙塔里的人》(Ich bin ein Bewohner des Elfenbeinturms)为例,向我们讲解了汉德克的主要风格和文学艺术观。通过教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文学被汉德克描述为他一直以来自我认知的手段和一种存在的方式,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方法。他坚持认为:读与写是他人生的两翼,中心是文学,文学具备改变人力量。 接下来教授向我们展示了《时代周刊》(Time)对汉氏的访谈,并列举了相关图片,从第三视角客观评价了彼德·汉德克在文学界的地位。我们一起回顾了1966年汉德克在普林斯顿(Princeton)出席47社(Gruppe 47)会议,并在会上抨击了主流文学,造成了轰动文学界的事件。借此,我们讨论了现实文学和现代文学的距离,文学的文字力量及现实意义。针对文坛对汉氏的定位可谓众说纷纭。汉德克自诩为一位“正典作家”(Klassiker),不赞成被贴上“后现代”或“先锋派”的标签。教授随后的报告引经据典,探讨了汉氏作品中的“保守”现象,并对“保守主义”进行了全新定义。

20200924-刘冬瑶-5.jpg

讲座临近尾声,进入问答环节。刘冬瑶老师谈及16年汉氏访华的北外之行,就国内日耳曼学界对汉氏的解读现状与教授进行了学术信息交换。随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游洁老师就“具有社会关照的文学”(Engagierte Literatur)向教授提问。教授从多领域阐述了他对该词的理解,与游老师进行了友好的学术交流。最后,刘冬瑶老师代德语18级的同学请教授推荐汉德克的入门级读本。教授首推汉氏的诗歌及短篇作品,如《试论》系列。

教授引用了丰富多样的资料,言语深入浅出,向我们尽可能全面客观地介绍了文学巨匠彼得·汉德克。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这不仅是学术上的一场盛宴,也为每一个参会同学打开了一扇通往德语正典文学之国的大门,等待同学们自己去研读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