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的刘永强副教授在外院315教室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德国“文化技术”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的学术盛宴。本次活动由我院德语系刘冬瑶副教授主持,德英语系师生代表参与了该项活动。
刘永强老师的讲座聚焦近年来在德国兴起的“文化技术”(Kulturtechnik)研究,不仅对“文化技术”的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解读,还以大量生动的实例展示了其具体应用可能。刘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浙江大学的教学趣事,并借此谈及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随着心脏架桥、眼镜等一个个例子被抛出,“文化技术”的主题在活泼的氛围中被轻松引出。刘老师由源头谈起,阐明了“文化技术”概念由农学范畴到文化与媒介领域的演进过程,并着重介绍了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在其中的贡献。作为德国文化与媒介研究的新前沿,该理论在中国仍有待发展,刘老师详细论及了文化技术概念产生的大背景,娓娓道来了媒介学(Medienwissenschaft)和文化学(Kulturwissenschaft)的起源、建立及其贡献。文化技术研究脱胎于传统的日耳曼学研究,受媒介学研究和文化学转向的影响,并在当今的数字化进程中不断革新,在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的交汇处形成了今天的理论体系。随后,刘老师用一系列案例讲明了“文化技术”的概念、研究对象、贡献与突破。它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提倡文化的多元性,也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强调行动者网络。刘老师不仅对“文化技术”理论做出了详细介绍与解读,更以“书写”、“门”和“过滤”三个关键词为例向大家展示了文化技术理论的应用。人们在生活中对这些行为或物品早习以为常,而在“文化技术”视角下,这些关键词被赋予了新的理解。刘老师从“书写”的七个维度出发,以全新视角对该技艺进行深度研究,又以古登堡印刷术、微软小冰等例子引导听众思考,探析书写者的主体性在书写过程中的建构与消解。以“门”为例,刘老师又发掘了其功能、象征意义及背后的礼仪内涵。最后,刘老师围绕“过滤”一词,并将该技艺从器物层面上升到感知层面,分析了这一动作对日常认知和网络空间的作用与影响,其观点充满人文哲思,又不失现实关切,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互动环节,德语系17级的马欣然、沈诗雨和英语系研究生等同学积极提问,与刘永强、刘冬瑶老师就“文化技术”的研究边界、理论研究如何引导实践生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和互动中,刘老师化晦涩为生动,深入浅出地在同学们和文化技术理论之间筑起了一座桥梁。他用活泼风趣的语言、丰富鲜活的案例为我们拓展了文化研究的新颖视角。作为人文学者,刘老师在审视现象、思辨问题之时饱含忧患意识与人文关切,其对待新事物的包容态度与批判性目光也启发着学生们进行新一轮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