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Christopher Gutland副教授应我院邀请,面向德语系师生作了标题为 Sprachen und Denken(语言与思维)的学术讲座。德语系师生代表在外院108集体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伊始,刘冬瑶老师对主讲人进行了简单介绍。Christopher Gutland曾在德国弗莱堡和美国波士顿学习哲学、历史人类学、英语语言文学和汉学,并于2016年在弗莱堡大学完成博士学业。2017至2020年任中山大学哲学院研究员。自2021年起任浙江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其研究重点为:现象学、德国唯心主义和认识论。
Gutland老师在本次讲座中运用并结合语言学与哲学两种学科知识,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五个问题,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范例或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生动有趣地为大家阐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主讲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语言是否体现逻辑?他为大家列举了一些德汉日常用语中的常用表达,并得出结论:没有语言能做到完美地复刻事实或展现逻辑。通过现象背后的语言文化差异,专家引出了下一个讨论:语言能否决定人的思维和感知能力?他向大家介绍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e)这一有关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即人的思维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由所用语言塑造形成,并通过一项实施于日英两国孩童的语言实验将这一结论的建立过程娓娓道来。通过比较中日文、英德语在描述事物上的差异可发现,前者倾向使用数量词描述事物的存在形式,如一头牛、两张桌子,后者习惯直接说明事物本身,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东西文化群体在认识世界时的部分思维差异。
主讲人紧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词是否能达意?并以德语和中文的生僻词为例,如德语中的Worfel(箕)及中文中的“叺”,阐释我们无法通过词语本身的“形”和“声”理解其内涵意义,但词的偏旁部首或其所处的上下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揣测词义。
第四部分涉及到语言学的相关概念。Gutland先生以歌德名篇《浮士德》(Faust)中的选段为例,探讨一些德语概念的译法。他指出,词在每个人脑中所形成的图像不同;当我们想要呈现脑中所想时,也不一定能找到最合适或最准确的表达。讲座的最后一环聚焦汉德翻译,尤其是那些只存在于特殊文化中的概念应如何翻译?
在讨论环节中,德语18级的廖优、邵星铭、刘馨屿同学还有冬瑶老师就讲座内容积极发言,就现象与存在的关系、庄子的鱼之乐等哲学问题等与主讲人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讲座圆满结束,大家纷纷表示整场讲座信息量很大,但例证有趣,交流氛围亦轻松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