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jpg

“世界人文之路”名师讲坛第260讲:《“走进矿物,谈论矿物”: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与查普曼的<布西·德·昂布阿>中的人与金属》学术指导活动成功举办

2021-06-10 22:03:14

6月10日晚,英国约克大学英语文学方向系主任Helen Smith教授受邀为我院做题为《“走进矿物,谈论矿物”: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与查普曼的<布西·德·昂布阿>中的人与金属》的线上学术指导活动。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梁晓晖教授和尹晶教授共同主持,来自我院和全国多所高校的师生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参与了本次活动。

会议开始,尹晶教授首先代表学院以及院长陈红薇教授对Helen Smith教授表示热烈欢迎,之后梁晓晖教授郑重介绍了Helen Smith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随后,Smith教授开始正式学术指导。本次学术讨论聚焦于早期现代英国的金属思想与体验,把人比作金属和把金属比做人都意味着什么?主讲人从探讨富有鲜活创造力的金属入手,基于简·贝尼特《活力物质》一书,Smith教授带领我们细读文本,深入挖掘两部经典悲剧: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与查普曼的《布西·德·昂布阿》中都出现的“走进矿物,谈论矿物”。这些“金属感的男女”、“石头般坚硬的人”、“具有盐属性的人”,相互交织并充斥于戏剧之中,象征了一种对身体的理解——身体是世界物质的延伸。

1.png

2.png

Smith教授在演讲中追溯了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中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观点,并探讨了文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科学影响文学,文学在文本中想象、呈现并扩展科学,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类比的方法,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在17世纪,人们认为人和金属一样,都是可以通过锻造来趋向完美:金属可以锻造为更高纯度的钢铁,人的心灵可以被净化。

3.png

Helen Smith教授结束学术分享后,梁晓晖教授简要总结并称赞此次学术指导内容非常新颖、有启发性,现实意义重大;Smith教授的研究方法也很有独创性,跨越了文学和科学领域,为学者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学术指导活动的最后环节,Smith教授、梁教授和尹教授探讨了西方神话中关于金、银、铜三种物质选择最后一个的心理机制等文化背景。Smith教授也耐心地解答了参会者提出的问题。Helen Smith教授的整场学术指导让与会同学和老师受益匪浅,也为与会者下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