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jpg

“世界人文之路”名师讲坛第337讲:遇见他者: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政治与社会讲座顺利举办

2023-10-26 09:28:06

2023年10月25日下午,来自英国北安普敦大学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的Janet M. Wilson教授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开展主题讲座。讲座主题为“遇见他者: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政治与社会”。此次讲座系我院“世界人文之路”名师讲坛系列活动之一。我院众多师生相聚云端,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片 2.png

讲座开始前,尹晶教授致欢迎词,梁晓晖教授介绍了Wilson教授的学术背景。Wilson教授是英国北安普顿大学英语和后殖民研究荣誉教授,伯明翰城市大学伯明翰媒体和英语研究所客座教授,《后殖民写作杂志》(The Journal of Postcolonial Writing)的主编。研究主攻方向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殖民地的侨民和后殖民写作。她撰写的研究文章涉及难民写作、全球小说、不稳定和脆弱性、跨国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等主题。

图片 1.png

讲座伊始,Wilson教授介绍了伊恩·麦克尤恩其人其作,点明了讲座主题。在麦克尤恩的小说中,主人公经常会遭遇不熟悉的世界,在社会规范的碰撞与变迁中苦苦挣扎,而麦克尤恩又在情节的安排中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而后,Wilson教授分别分析了麦克尤恩的两部小说《星期六》(Saturday)和《像我这样的机器》(Machines Like Me)。在介绍《星期六》的过程中,Wilson教授说明了媒体在灾难叙事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强调了小说在解决人们与突发事件的相遇中发挥的独一无二的功能。Wilson教授通过引入“他者”和“他者化”概念,梳理了小说中主人公建构自己主体性的过程。Wilson教授指出,“他者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主体在建构他者身份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建构,同情与关心是跨越主体和他者鸿沟的桥梁,同情他者、进入他者、成为他者,是主体跨越恐惧的重要途经。在分析《像我这样的机器》的过程中,Wilson教授首先梳理了文学史上对智能机器人书写的发展与演变,而后聚焦麦克尤恩的作品,分析小说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人格建构过程。Wilson教授强调,这部作品触及到了一个核心论题,即机器人与人之间要怎样建立相互信任。在麦克尤恩的作品中,人类世界有其缺陷,因此,人类尚未准备好迎接完美智能的到来,只能将智能机器他者化,守护自己的主体性。Wilson教授借此提及到技术哲学的发展,点明了小说面向未来的创作旨归。

最后,Wilson教授总结道,麦克尤恩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了变化的世界,叩问世界变化的原因,给出了自己的解答。麦克尤恩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他的人物真实可信,也因此让读者感受到了自己正处在变化之中,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图片 3.png

讲座结尾,梁晓晖教授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梁晓晖教授认为,Wilson教授选取的两部小说有其独特的吸引力,通过对伦理道德震荡的关注,Wilson巧妙地将两部小说联系在一起,指明了小说中英国白人男性的视角,揭示了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问题。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与会师生积极参与交流,相继提出问题和见解,Wilson博士也给予了耐心解答。此次讲座发人深省,拓宽了同学们在人类主体性、人工智能书写等领域的视野,与会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