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树槐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鲁迅小说翻译的叙事批评”的学术指导。本次学术指导系我院“世界人文之路”名师讲坛系列活动之一,我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部分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王树槐教授以翻译批评发展简史引入,追溯了随机式、点评式、感悟式的批评,逐步讲解到以翻译学、对比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为指导的翻译批评,最后回归到本次讲座的重点,即借用认知语言学分析译者在认知、识解方面的翻译批评。
随后,王树槐教授详细讲述了叙事空间理论的具体内容,并借用诸多案例进行论证。叙事学因其研究的广阔性、深入性和成熟性,能为文学翻译批评拓展巨大的空间。借鉴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空间、叙事时间、叙事视角、话语/思想呈现方式、讲述vs展示、隐含作者、不可靠叙述、叙事结构、叙事功能、叙事距离、易读性与可读性、元叙事等12个层面,王树槐教授对鲁迅小说《风波》的三个权威译文开展了全面的叙事翻译批评,并揭示了杨氏、莱尔、蓝诗玲三位译者的翻译叙事特征。
叙事学能为小说翻译批评提供巨大的研究空间。基于叙事学的跨学科研究,不仅能让翻译批评走出经验式的窠臼,还能解决常规翻译批评中难以发现的问题。互动交流环节,王教授热情、详尽地解答了同学们在研究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本次学术指导系统全面,融汇了历史视角与学术厚度,有助于指导参会学者及学子在翻译领域开辟创新路径与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