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jpg

“外院·文理融合‘人文思政阅读坊’”系列讲座第三讲“跨越文理的论证理据寻找(危难面前我们如何思考)——分类思维”顺利举办

2020-03-20 00:31:46

 3月19日晚,由外国语学院梁晓晖教授主讲的“外院·文理融合‘人文思政阅读坊’”系列讲座第三讲“跨越文理的论证理据寻找(危难面前我们如何思考)——分类思维”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秋曼、党委副书记王英辉以及来自各个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共200余人通过“雨课堂”和腾讯会议参与此次讲座。

 

梁老师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前两讲的主要内容,梳理系列讲座的思维逻辑,引导同学们掌握第一讲中的“类比、对比思维”,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快速攫取书籍内在肌理,进而上升到第二讲中提到的宏观思维,准确把握文章全貌。在此基础上,她通过进一步挖掘、拓展此前讲座中提到的具有“典型性、平行性、均衡性”的彩虹图式的例证,提出在此基础上运用分类思维可提升论据选取能力,为本场讲座破题。

 

梁老师结合当前疫情情况,以对待谣言应有的态度与同学们展开讨论,鼓励到场同学面对疫情客观思考,致敬战“疫”中的逆行者,进而引出论证的三个维度—— “现实”、“自我”、“历史”。她首先从“现实”维度入手,分析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和朱镕基总理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中,怎样面对现实困难,通过逻辑清晰的论证,力挽狂澜于即倒,并鼓励到场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培养家国情怀,肩负起助力新时代中国自主创新的重任。在“自我”维度中,她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为话题,与同学们交流、分析梦境内容,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向大家讲解凝缩(隐喻)和移置(换喻)方法的作用效果,提升认识自我的能力。在“历史”维度中,她以爱因斯坦打破传统认知桎梏,提出狭义相对论为例,引导同学们从历史上众多的科学理论提出过程中学习论证方法。

 

完成理论内容讲解后,梁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实战演练,完成篇章排序,指出议论文论据选取的方法。她以生物(Creature)的分类为例,结合所创立的“认知型英语读写教学法”中的“三原色”方法,带领到场同学寻找论据的分类类别,随后,她依次分析四篇学生英文习作的逻辑问题并总结其共性问题,得出结论:论据应该在抽象与具体中间的基本层次范畴选取。

 

最后,她通过与同学们分享、探讨《理智与情感》中Elinor Dashwood的独白和基因编辑婴儿的伦理问题两个案例,向同学们说明论证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以网络上的流行语“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为题,引导同学们论证自己的观点,深化对讲座内容、方法的理解。同时在回应同学观点时,从“感觉合理性”、“理性再思考”与“实践拓展者”三个角度,结合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在危难面前实现普通人的价值的事迹,对以上命题进行充分论证,且呼吁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新时代青年的力量,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在讲座的最后,梁老师向同学们推荐阅读论证类书籍Range: Why Generalist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和Justice: 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外院·文理融合‘人文思政阅读坊’”的建立是在国家力主打造“新工科”、“新文科”以及贯彻全国思政会议精神、倡导思政教育进课堂的背景下,将文理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的一种新型尝试。据悉,“外院·文理融合‘人文思政阅读坊’”系列讲座将于5月下旬开展第四讲,题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研发创新路径》,欢迎广大师生继续关注。

往期回顾

第一讲题为“中外经典思维肌理在科学中的应用”,介绍存在于各种文化作品、文化现象中的对比与类比思维,旨在推动学生掌握这一基本思维肌理,更好地把握知识、更有策略地应对不同专业的学习。

第二讲题为“文学与非文学快速阅读对文理学习的提升”,重点讲解文学阅读中的宏观思维,旨在引导学生在掌握对比、类比思维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角把握文章全貌,掌握快速阅读技巧,用有限时间大量阅读,掌握前沿资料。